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进入亲密关系里面以后,当恋爱甜蜜期过去,对方的缺点慢慢显露,你们对彼此的要求似乎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如果对方没有达到你的期待和标准,失望就开始产生了。
通常女人对男人会有这样的抱怨“你能不能不要老出去应酬、多花点时间陪伴我?”“你能不能帮我分担一下家务、多照顾照顾孩子?”“你能不能多赚点钱、换个房子?”……
这时候男人就很疑惑了,刚认识的时候我也是这样的啊,你为什么对我的要求那么多呀?我并没有改变呀,我也没有要求你改变,变的是你的期待和要求。
对呀,在亲密关系里女人对男人的要求为什么越来越多?她难道不知道他是怎样的人吗?她期待改变的背后是什么心理?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我们对对方高要求其实是因为这三点:
第一是缺乏,内心的某部分的需求未被满足;
爱和被爱的需求是我们发展情感和亲密关系的基础,在亲密关系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另一半有不同的期待。然而常常是我有我的期待,而你有你的抗拒。越抗拒,期待者就会越来越空虚和抓狂,想要的更多,想抓的更紧,结果会发现失去的也就越快。
把期望寄予到对方身上,目的是满足我们的需求。同时,说明了我们相互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内心缺乏爱(如果我们需要某样东西,一定是因为我们没有);期待是因为内心深处的缺失,而拒绝是因为内心深处的恐惧。所以一方期待越高,另一方逃的越快。
美圈儿心动快恋小编觉得,仔细想一想,恋爱的开始你选择和这个人在一起,是因为在他的身上你能看到自己没有的一部份,或者说和他在一起他能满足你未曾满足的一部分,只要能满足了这部分,你就能感受到爱。但其实彼此都是带着对内在未曾满足的这一部分的期待,去寻找另一半。随着感情的深入,很多人就有这样一种强盗逻辑:“总觉得我都和你在一起了、嫁给你了,你就应该按我所需求的对我好,要不然你就是不爱我。”熟不知他也如同你一样,带着这同样的期待和你在一起。
其实呀!正因为这个“爱的缺乏”才创造出“婚姻”,让彼此二人能在一起通过相互维持的关系来完善这部分爱,而真正的爱也是在这相互维持的关系中才能产生的。
但往往我们忽略了应该如何才能更好的相互维系好这层关系,却以对对方的期待无法满足来强调他不爱你。因此期待就成为了一种高要求。于其说是对对方有所期待,倒不如说是“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希望能得到对方的帮助。或是希望对方能给予到支持及鼓励”。
例如:“老公,你知道我为什么会选择你吗?因为你愿意无条件的照顾我,比如:我喜欢吃什么,你都愿意给我做。我喜欢怎样的生活方式,你也极力的满足我。我对你有意见的时候,你也总是会先理解我,再来帮助我。其实我一直在期待的就是你用这样照顾我的方式来爱我,因为我期待的是被照顾。”
好!讲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她期待的目的是什么?是得到“照顾”。也许你在亲密关系当中所期待是“照顾”“陪伴”甚至是“金钱”……也许你的另一半在亲密关系当中所期待的是“尊重”“理解”“孝顺”等等。当当下的期待无法满足时,对以后的期待就会有影响。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都无法满足时,你对他的期待就会成为一种“失望”。
所以说:亲密关系之间每个人的期待值都不同,只有将期待的需求具体化,并能很好的向对方表达出来,那么!我相信他爱你就一定会尽力的满足你的需求。
第二个是“控制”,是渴望安全而做出对对方的控制:
一段亲密关系产生之后,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控制对方。也许你并没有觉得自己在控制对方,但是回忆一下,结婚以后,有关婚后生活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则是否随之而来:
对于对方生活习惯上的控制、(比如家里谁来打扫、谁来做饭、怎么穿衣、几点睡觉)对于对方事业上的控制、(比如做什么样的工作、要赚多少多少钱)甚至对于朋友圈的监视。(要交什么样的朋友、什么时候才去朋友聚会、等等)
如果他不按照你内心所想的这么做,只能说明他不在意你,不重视你。因此你只有抓住对这段感情的主控权。也只有这样我的内心才是安全的。
为什么在关系里我们会这么强烈的想要控制对方呢?心理学中有讲到过“控制型人格”这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千方百计地通过改变对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尤其是在亲密关系当中,我们往往要在这段关系即将崩溃的时候才能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所以“我们只知道不被对方控制,但我们不知道如何才能不去控制对方”。
其实不去控制对方很简单,就二步:第一暗示自己,明确自己的内心需求,如果不去要求对方,你在担心什么?正因为我们内心的担忧所以才会对对方有所要求。比如:你希望对方不要抽烟喝酒、其实是担心他的身体健康;你希望对方能有好的工作,是担心收入不够满足家庭开支;你希望对方不去跟朋友聚会,是担心没有时间陪伴你;所以第一步,你要明确自己的内心需求;
第二明示对方,如果我对你有担心,或者是不满意的话。你会为我怎么做呢?比如:我希望你身体健康,你会尽量少喝酒,加强锻炼身体吗?我希望你多赚点钱,你会努力工作吗?我希望你多陪伴我,你会规划好跟朋友聚会的时间从而不忽略我吗?
按照上面两步经常去反思我们的生活,避免“控制”对方,相信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无论是我们刚才前面说到的期待还是控制,其实都是由一个人内心的不安所引起,想要通过对对方种种的要求和控制来获取到满足罢了。也就是说,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情感去判断和理解这些事物、情境、同人的关系而完全不能采取别人的观点,不去注意别人的意图,不会从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同样不能按事物本身的规律和特点去看问题。
这就是我们将要讲的第三点“个体自我中心化”,说到这个词大家可能很陌生。它是一个心理学“学术用词”,简单来说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生活中任何事情都要以我的意志为主。
美圈儿心动快恋小编觉得,很多夫妻呀看似在“沟通”,但其实二人都是“自说自话”。他们诉说的都是自我的需求,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与对方在沟通。
对还没发生的事情进行思考和预判时,也容易进入到“自我中心化”里去。
例如:购买股票,老婆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抛掉,而老公觉得再等等。彼此都会借由过往的经验来强调并认为自己是对的。到最后俩人因一个股票的事引发了更大的冲突,什么你不尊重我,不支持我。而另一外会觉得你有必要这样吗?这么一点小事你就不能让让我吗?你就不能为我改一改吗?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自我中心化”是描述儿童6,7岁以前的一个心理特征,就是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初期,自我和外部世界还没有明确分化开来。婴儿把每一件事情都与自己的身体关联起来,好像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一样。就好像夫妻俩人一吵架,总有一方会觉得另一方就是世界之王一样。什么都要听ta似的,要不然日子就没法过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我有关儿童心理学的相关课程。
好啦!我们为什么对对方有高要求?今天这三个点,你的问题是出现在哪个点呢?第一点内心需求的缺乏;第二点渴望安全的控制;第三点“个体自我的中心化”;了解了问题的原因,再进一步的思考,调整自己的行动去解决,相信你会收获更亲密的夫妻关系。
美圈儿心动快恋检索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