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预警。
今天我来聊别的答主都不会细答,但长期关系里却特重要,又特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东西。
至于很多答主在长期关系里,都反复强调的东西:
▶沟通和倾听
▶远离暧昧
▶给彼此空间
▶接受平淡
等等......
我就不再赘述了,说多了不仅泛鸡汤化,也容易视觉疲劳,引发生理不适。

说个像题外话,又不是题外话,还挺有必要的话:(谁套娃?我没有,别乱说)
其实在和老婆刚恋爱那阵,周围几乎所有朋友,都不太看好我们能走的长。
大部分原因不在我身上,而在我老婆身上。
▶原生家庭复杂,家庭关系摇摇欲坠。
▶安全感低,做事喜欢使性子。
▶索取心态严重,认为很多事都是我理所应当。
这几点放亲密关系里,任谁看都是大忌。
我也是头铁,仗着自己懂情感心理技巧,就是不信邪。
愣是从细节入手,一点点引导改善她和我的相处模式,
直到现在,我俩成为共同圈子里的「模范夫妻」,被人津津乐道。
毕竟,谁架得住我喜欢她好看呢?头铁也认了呗。

今天我就把这些细节的操作技巧告诉给你们,只要按照我说的去做,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搞定另一半,长期关系中获益。
01/非零和博弈
长期关系中的相处本质,是一种非零和博弈。
在非零和博弈中,对局各方不再是完全对立的,一个局中人的所得并不一定意味着其他局中人要遭受同样数量的损失。也就是说,博弈参与者之间不存在「你之得即我之失」这样一种简单的关系。
其中隐含的一个意思是,参与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共同的利益,蕴涵博弈参与才「双赢」或者「多赢」这一博弈论中非常重要的理念。[1]
也就是说在两性情感中:
A受伤影响B,B不一定会快乐,也可能一起受伤,
A快乐影响B,B也不一定受伤,也可能一起快乐。
而关系要长久,一定是AB都快乐的「互利共惠」模式。
但是很多人,包括我老婆以前,都有一个思维误区。就是
「我跟你恋爱,我先不管你是怎么想,你就该满足我的需求和快乐,不然我跟你谈恋爱干嘛?」
这种「索取」模式可太要不得了。
A把自己快乐的出发点,建立在B的情感投入上,
B觉得对A付出累,
A觉得B不够爱自己,
AB都觉得对方自私,也觉得自己不被体谅。
这感情要是能好,那才有鬼。

正确做法:
不再从「我」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我们」的角度出发,找个彼此都能接受的问题解决方式,来满足双方需求。
就拿一些鸡毛蒜皮举例子:
▶A不喜欢洗碗,B要求A洗碗,A不肯。
——A可以要求B洗碗,作为回报,带B看最想看的电影。
——B可以要求A洗碗,作为正反馈,允许A玩最喜欢的游戏。
核心点:需求是可以被「挖掘」和「替代」的,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谁必须做某件事」起争执。
▶A和B都不喜欢做家务,但A和B都想让对方做。
——制定做家务的频率和事项,AB共同时间,共同完成。结束后一起做点开心的事,共同享受正反馈。
——借助第三方(扫地机器人/家政公司),双方一起为此付账。
核心点:需求是可以被「平摊」和「转移」的,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谁必须听从谁」起争执。
一段越来越好的关系,一定是从站在对方角度,运用非零和博弈的技巧,去解决彼此问题开始。
就像《美丽心灵》里,男主第一次遇见未来妻子时,那句经典台词一样:
“多元的微积分学里,任何一题都会有多种解法。这一题,会花上你们其中一些人几个月的时间来解,而你们中的其他人,则会花上你的整个一生”

02/制定规则
你的感情里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吵架就赌气,拒绝交流,甚至过夜
▶没有仪式感,经常忘记节日和纪念日
▶抱怨或被抱怨对金钱没有规划
▶经常消息回复不及时
......
这都是没有制定规则的结果。
我常说自己是情感援助的钉子户,在我接手的案子中,超过5成的咨询者遇到矛盾,都是因为没有在相处中制定规则,足以可见无规则的可怕。
情感中制定规则的出发点,一定是为了利益,
而好的规则,往往是双向受益。

正确做法:
围绕「矛盾不是为了分手,是为了更好磨合长期关系」的中心思想,制定规则,来避免矛盾产生和恶化。
▶对于吵架赌气:
——3不准1必须。不准不接电话,不准不回短信,不准不见踪影,必须站在对方角度沟通进行和解。
▶对于没有仪式感:
——不是单方面付出,彼此都为仪式感做准备的义务,也有提醒对方的权力。
▶对于金钱规划:
——双方资金综合统筹,共同学习理财课,制定理财策略,共同监督彼此。
▶对于消息回复不及时:
——约定共同时间(这点我在【结了婚你才懂的道理有哪些?】里有详细写),共同时间内,任何事的优先级都没有彼此相处高,共同时间外,彼此减少打扰。
等等等等...
好用的规则真的太多了,我写都写不完。哈哈~
只要按照这种思路走,双方也都遵守,你就算想发生什么大矛盾,都难。
获得好的长久关系,就像你花0.5秒双击,给我点个赞▲一样简单。
相处的真谛,永远在于避免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而规则,就是解决不必要麻烦的利器。
03/不可替代性
这已经不知道是我多少次,在各种地方提起:
在长期关系里,有且唯一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你的不可替代性。
▶我见过太多情侣,发短信秒回,时时刻刻关心,每天聊到半夜,但最后仍然分道扬镳。
▶也见过不少夫妻,结伴多年,共同走过风雨,也享受过幸福,但小三一勾就分崩离析。
这真的太重要了,连白岩松也说:
▶一个人的价值、社会地位,和他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加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不管从情感风控的角度,还是从情感长期粘性的角度来说,都是重中之重。

具体做法:
拿出一张纸,写下:
▶对方是因为什么选择跟我在一起,我吸引ta的地方在哪?能提供给ta的价值在哪?(从性、钱、情,互动,4个维度)
▶在ta选择跟我在一起和我吸引ta的因素中,有哪些是可以被其他人替代的?
▶在这些可替代的因素中,有哪些是我可以再改进,使之变成不可替代的?
▶ta有哪些内心需求,是我目前还没有满足ta 的?
▶我可以从哪些角度再去增加一些新的不可替代性?
相信我,当你开始学着深度剖析你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其实你能为长期关系做的东西,还有很多。
哪怕写到最后,你知道症结但不知道怎么改善,也可以发给我看看,北叨我还挺喜欢宠粉这事儿的。
美圈儿心动快恋小编觉得,只有当ta觉得跟你在一起有期待、有未来、你得价值没人能替代的时候,这才是拴住ta的心最好手段。

04/情绪维稳
正如字面所说,「情绪维稳」就是不管发生什么矛盾,
一定要维持自己的情绪稳定,保持理性状态。
说到这,就不得不把我老婆搬出来了。
美圈儿心动快恋小编觉得,没有一对情侣不会经历矛盾和吵架,哪怕我从事两性关系这一行,也依然不能免俗。
因为即使你不找对方麻烦,对方也会找你麻烦啊!!
还在谈恋爱那阵,老婆经常翻脸比翻书还快,情绪一来,哪儿还管三七二十一,先发泄情绪,争个你我输赢再说。
我反正头铁,仗着自己懂情感心理技巧,就想着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到最后,还用说吗?
当然是我赢了,不然她能心甘情愿嫁给我么?

而之所以我说「情绪维稳」很重要,是因为要不是今天写这个答案,我都没发现,
老婆已经很久没有找我吵架了,这都是「情绪维稳」的功劳。
具体做法
首先中心思想:
「情绪维稳」并不局限于单方,也可以是双方的,即便一方不懂得「情绪维稳」,另一方也可以通过「情绪维稳」去影响对方。
其次操作细节:
就像很多答主都会提到的「非暴力沟通模型」[2]
▶观察——描述客观事实
▶感受——表达内心感受
▶需要——表明内心需求
▶请求——告知希望对方做出的行为
不可否认非常有用,甚至我也常用,也常教来访的咨询者使用。
但是!所有细节都逃不过个但是!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容易陷入一个误区:
明明是想用这个沟通模型解决问题,但是在沟通的时候,还是带着情绪,妄图借用模型去说服对方。
这个出发点就没对,就不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而只是想解决对方,让对方闭嘴(我的血与泪)。

所以后来,我总是在沟通前先保证自己的「情绪维稳」,然后在她发火告一段落后,询问她「情绪好些了吗,我们能否聊聊?」
当然她肯定会有否定的时候,那我只会不做声的同时,在她身边看着,避免她做出更多激烈的事情。
然后隔一阵,再问「情绪好些了吗,我们能否聊聊?」,直到得到肯定的答复。至此再开始利用非暴力沟通模型交流。
并且聊完之后,我还会跟她做复盘:
▶从整个事件中,你对「解决矛盾」这件事,有什么新的看法?
▶如果我跟你一样,在矛盾来的时候和你发泄情绪,你觉得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后果是你想要的吗?
▶如果因为我和你相互情绪发泄,最后你争赢我了,但我却选择分手,你会后悔吗?
人都是会受引导和影响的,不用我给出答案,她自己心里就有答案。
慢慢她也开始有了改变,也开始学着「情绪维稳」,遇到矛盾跟我好好聊,不再发泄情绪。
因为她知道我不会接她的硬刚,情绪发泄到最后,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伤害自己的身体远比伤害我的程度要来得更强。

她也慢慢开始懂我常说的一句话:
两性关系中,争一时输赢是愚蠢的,奔着长期获利去,才是硬道理。
美圈儿心动快恋检索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