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黄金公式和一个基本原则,轻轻松松提高情商。
让你一开口说话,就能收获一大波路人缘,展现出自己的“言值”
先明确一个观点:高情商绝不是时刻取悦别人,而是不随便伤害别人,也不让别人伤害自己。
【高情商,让你的“言值”代替“颜值”】
一、全世界最精彩的演出,就是出错的那一次。
每个人都有遇到尴尬,出现失误的时候,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犯错,面子上自然过不去。
这时候,如果你能及时站出来“补台”,也就是替对方“打圆场”,巧妙地化险为夷、化拙为巧,保全其颜面,那么就会赢得对方的好感,在人际交往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举个例子:
有个理发师傅带了个徒弟。
这天,徒弟给第一位顾客理完发后,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长了。”
徒弟慌张,不知道说什么
师傅就在一旁笑着圆场道:“头发长使您显得含蓄,这叫藏而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顾客听罢,高兴而去。
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剪得太短了。”
徒弟不语
师傅笑着圆场道:“头发短使您显得精神、朴实、厚道,让人感到亲切。”顾客听了,欣喜而去。
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顾客边交钱边嘟囔:“剪个头花这么长的时间。”
徒弟无语
师傅马上笑着圆场道:“为‘首脑’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您没听说: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顾客听罢,笑笑而去。
徒弟给第四位顾客理完发,顾客边付款边埋怨:“这么快就剪好了啊。”
徒弟心中慌张,不知道说什么
师傅马上笑着圆场道:“如今,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为您赢得了时间,您何乐而不为?”顾客听了,欢笑告辞。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师傅的,不断为自己徒弟找圆场,无论是徒弟头发剪长剪短,时间花长花短,都有很好的方式去让顾客接受,这就是师傅的高情商。
而作为徒弟的当然也会越来越尊敬师傅。
很多时候并没什么大事,一两句圆场的话就能平息,但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比较尴尬,甚至给别人留下不好印象。
在生活中,我们身边一定不缺乏这样的人,不管遇到什么尴尬场景,他都能游刃有余的化解,用不同幽默的话语,去化解不同的矛盾。
说完了为别人打圆场,再说说为自己打圆场: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外互联网领袖高峰对话”上
雷军说下了豪言壮语:“5到10年后,小米有机会成为世界第一智能手机公司。”
美国苹果公司副总裁布鲁斯·塞维尔不屑一顾,“说起来总是容易的,但是做就不那么简单了。”
但机智的雷军反应很快,接着说道:“马云讲过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引得台下一片笑声和掌声。
当时在场还有几家实力不输于小米的公司,而雷军在他们面前说出这样野心勃勃而又具有挑战意味的话,自然会招致某些与会者的不屑。
而这时他巧借马云的话来打圆场,给自己的话加上了幽默的韵味,削弱了其中的挑战意味,自然也就更容易让人接受。
但雷军的高情商不单单表现于此。
他并不只是在为自己圆场,更是对一个没有梦想追求,或者不敢把自己的梦想大声说出来的人的一种激励!
这就是打圆场的魅力。
一个善于打圆场的人 也是懂得换位思考 为他人着想得人 他能在极短时间内发现对方的情绪或言辞的变化 并及时地作出反应 这样高情商的人谁不愿意与之交往
打圆场的好处:
1.“调解纠纷”以合适的口吻来平复当事人的情绪
2.“化解矛盾”以局外人的身份来明析问题,简单的说服当事人
3.“避免尴尬”给当事人一个台阶下,既不会因为不愉快的事情影响彼此之间的友谊,也不会冷场,带来尴尬的气氛
当然打圆场是有套路的
打圆场的原理:
任何事情都是有多方面多角度的,可能常人都只关注一个最常规的方面,这时候你要跳出来换个角度对待问题
但要谨记一点:
我们会有很多角度,很多思维去看待去思考一个问题或者人和事物,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是怎样的。我们做任何事的初心很重要。
不要为了打圆场而去打圆场,不要为了讨好别人而去展示你的高情商。
二、用复数代替单数
我们在日常说话时,总喜欢以“自己”为主体,常常会忽略掉其他人。
举个例子:
C下班去吃饭,在路上遇见了结伴而行的A和B,于是C问A:你这是要去哪啊?
A回答道:“我正准备出去吃饭”
紧接着他们就聊了起来。
这个时候,B明显有些不知所措,站在哪东张西望,偶尔看看手机,根本融不进去。
一直等到A和C聊完,B才放松下来。
在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和朋友出去吃饭,总是会遇到朋友的朋友,但你又不认识,如果他们聊了起来,你就会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做什么都不自在。
尤其是和对象在一起的时候,你的对象真的会很尴尬。
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把单数换位复数就好了。
修正:
C问A:你们这是准备去哪啊?
然后A回答:我们一起去吃饭
两者之间区别:
前者只能让人感觉是你在自我表演,而后者就会有效缩短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更容易让人有参与感,产生团结意识。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卷入效应”。
试想,把对方纳入同一个战壕,他当然会倾向于支持你!
在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总喜欢把“我”挂在嘴边,一聊起天,就想凸显自己,想让别人更加的了解自己。
“我觉得.....”
“我建议......”
“我买了......”
“我知道.....”
“这是我的玩具”
“这是我的功劳”
.....
在小孩子没有杂念的单纯世界里,这么讲或许无关紧要,但在复杂、敏感、讲究的成人世界里,如果仍然满口不断的“我”,就会给人突出自我、标榜自我的坏印象,人际关系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他们自以为这样表达能最大程度的让别人了解自己,殊不知已经犯了说话的大忌。
蔡康永先生曾经说过:“与人聊天时,每个人都想聊自己。”
所以高情商人说话时,总是会有意识地避开那个容易让人产生“大独裁者”印象的“我”字,而更多地使用“我们”来制造彼此间的共同意识。
而友谊也会在一声声“我”中,逐渐消亡。
三、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并没有多么麻烦,它既不是让你认清自己的情绪,也不是让你控制自己的表情。
只是单纯的让你知道自己的地位
”人人平等“我不否认它的存在,但我觉得它是虚无缥缈的。
但同等阶级,人人平等,我是看得见的。
在与人相处中,总有人喜欢抬高自己的地位,明明都是处于同一个阶级的人,可有的人总觉得自己牛逼哄哄,比别人多个啥。
看到谁不顺眼,就上去说两句,言语刻薄,句句透露着优越感,字里行间都嘲讽着对方:“你好像个傻子”
或是习惯用“指导性语言”去教导、指正别人。
有时候“善意的指导”确实对别人有益,但动不动就以这种态度来指正对方,常会引来别人的反感。
说白了就是爱管闲事
我们的本意是好的,但方式有可能是不对的。
我们的本意应该是帮助他纠正这个错误,但我们却用指导的方式做了出来。
举个例子:
“下次记住,别犯这个错误了”
“你听懂了没有?”
“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
在“指导”的时候,无形中,我们就抬高了自己的地位,说话会有一种优越感,对处在平等关系的同事来说,他是反感你的。
久而久之,会远离你,或是找个时间和你摊牌。
可见,“指导性语言”若用得不恰当,或用得太多,就会变成“批评”,甚至是“找碴”。
因为美圈儿心动快恋小编觉得,指导性语言通常带有“上对下”的教训口吻,有违平等交流的原则,会让对方感到不快。
因此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可以说:
我讲清楚了吗?
我有遗漏的地方吗?
这样会让对方有种参与感。
不管你是想阐述自己的观点还是想帮助别人,一定要组织好自己的语言,不要竹篮打水一场空,还得罪了别人。
如果讲不出那样的话,我们可以直接说“ok吗?”or“ok不ok?”
但语气不要太僵硬,可以笑着或放松的说。
千万不要夸着个脸说。
该含蓄的时候就含蓄,该幽默的时候就幽默。
四、控制住自己情绪
人最清醒和理智的时候,往往是争吵过后。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不管我们争吵的时候多么克制,多么隐忍。
但在争吵过后,我们还是能挑出自己的毛病,甚至在脑海中能重新模拟当时对话的场景,想用更好的方式去解决当时的矛盾。
然后告诉自己下次一定要注意。
但下一次,他大概率还会如此,因为没有除掉根。
社交高手的独门秘籍就是先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用情绪去影响他人,进而管理他人。
很多人误以为无论什么情况下一味的压制自己的情绪就是高情商的表现,其实那只是憋屈和强忍。
憋屈和强忍只会让自己受伤,就像是校园暴力,以大欺小等等。
都是因为被害者的隐忍。
在遇到争执时,低情商表现是以牙还牙,高情商的表现是控制影响。
想做到控制影响就得先控制自己。
这有点偏理论知识了,因为实践中,很少有人能做到控制自己,愤怒和爱面子会侵蚀你的理智。
想要做到控制自己你就得多吃几次亏,多经受几次社会的毒打。
我知道这个解释有点蠢,但我只能这样说。
其实我也很想和大家解释一下如何控制自己,或者讲些理论知识。
但结合我自身来看的话,还是要在吃亏后多反思,多总结。然后在下次争取做到更好。
能做到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无一不是在某方面有所成就的人才。
他们都是有阅历支撑的,所以别想着一蹴而就了。
举个例子:
一个胖胖的小男孩儿站在足球场边,他身边是两个个子高大的男孩儿,一看就是个运动健将。
此刻,两个大男孩正在嘲笑小男孩儿:“小胖子,难道你也想踢足球吗?你觉得你能踢足球吗?”
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侮辱与挑衅,一般情况下,这个年纪的男孩在听到这种侮辱后很少有不打起来的。
胖胖的小男孩儿当然也很生气,但是一瞬间他就控制住了自己的愤怒,他只是闭上眼睛,做了个深呼吸,然后转过身去,用平静的语调说:“是的,尽管我足球踢得并不好,我还是要试试。”
停顿了一下,他补充道:“但是我的美术棒极了,不管看到什么,我都能把它画得惟妙惟肖。”
然后,他指着挑衅的那个男孩,对他说:“至于你,你的球技很棒,真的很高超!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像你一样,但是就是做不到。我想,通过不断练习我总能提高一点点的。”
小男孩的这番话一说完,那个挑衅的高个子男孩儿立刻收起了轻蔑的态度,他甚至变得友好起来
说道:“其实你的球技也没有那么差劲,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倒可以教你几招。
你别以为这个小男孩天赋异禀,其实就是挨打挨多了。
美圈儿心动快恋小编觉得,我们都知道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者无畏,这个小男孩能如此炉火纯青的说出这般话,别无他法,多挨点打。
不过上面讲了个方法:深呼吸,语气平静。
至于闭眼和转身,看情况用,毕竟我们不是小孩子了。
五、提高自己的认知
可能你会奇怪了,明明是说情商的,为啥会扯到认知上面。
其实这个是有联系的,想要做到控制自己的情绪,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认知,开阔自己的眼界。
这个的好处就是能让你看的更开了。
就像商业大亨的儿子和农民的儿子。
两者的格局和认知有很大的不同。
农民家的儿子会为了100块钱争个头破血流,可大亨家的儿子,对100块钱,嗤之以鼻。
这种例子有很多,我也不一一列举。
格局和见识,不仅决定一个人的未来,更决定一个人的情绪。
我们的愤怒大多数都来自于同等地位的人。
就像一个班级里的学生(都是中产阶级)
有的学生是贪图享乐,脑袋里总是想着,放假去哪哪哪玩。
有的学生是认真学习,脑袋里想的是考个好大学。
也有的就想着谈恋爱、搞钱
他们都处于同等的地位,但他们的出发点完全不一样,他们之间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利益牵扯,所以矛盾也会很少。
搞钱的和学习的,对这个社会的认知和自己的认知,明显强于玩的和谈恋爱的。
这就是格局。
它决定了你未来的走向。
想要和同等地位的人拉开差距,其实多看几本书,多出去走走,就行了。
很简单的
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人的格局和见识超过同等地位的人后,自然不会为了一些蝇头小利产生争执。
讲的好像有些不太清楚,如果有看到这里的朋友,觉得我有遗漏或者模棱两可的地方,记得在评论区留言,我一定会回的。
一个基本原则:共情能力
所有的高情商,都是同理心的体现。
毕竟我们要先了解对方在想什么,才能保证我们不会说错。
高情商的人最懂怎么维持友谊,他们心里装着别人,在任何时候都能照顾到周围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舒服。
情商高往往表现在:尊重所有人的人权和人格尊严;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能承受压力,自信而不自满;人际关系良好,和朋友或同事能友好相处。善于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方面问题。
最后我也来个首尾呼应:高情商绝不是时刻取悦别人,而是不随便伤害别人,也不让别人伤害自己。
美圈儿心动快恋检索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