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读出别人的话外音。
结账时: “我来给吧?”
“好,去吧。”
散场后: “要我开车送你吗?”
“好,在东七路。”
领导说 :“刚才做得不错,就是有点……”
“好,是挺不错。”
追求的女生说“其实你人挺好的。”
“好,我会更努力。”
街边大妈拉着你:“进来坐一坐,这里按摩很舒服的。”
“好,那就坐坐。”
好好好,可为啥最后领导甩黑脸,女生对我避而远之,想象中的普通按摩却按空了钱包?
每次听完别人说话,先仔细听清别人的真正意图,会减少很多糟心事。
2.在别人吐苦水时,能先接,再倒。
当朋友来找你倾诉,他们更需要的是倾听理解,而不是一个「看破一切的过来人」、「无动于衷的理性人」。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和朋友哭诉今天老板布置太多工作,加班到晚上九点还没弄完。他给你来了句
“这有啥,我以前经常加班到十点,你这个没啥”。
工作中遇到了傻逼同事,一肚子火想和朋友吐槽,结果收到一句
“你这样抱怨也没用,你应该先规定好任务和完成时间,再明确任务的要求¥%*&*……”
瞬间被怼到心肌梗塞,沉默不是今晚的康桥,是我内心的那句咆哮——
“我到底是为什么要给自己找更多的气受??”
大部分人难过时的倾诉,只是寻求别人的理解和共鸣,这时首先需要的是一句肯定的话,而不是客观的「办法」和「道理」,他们就能平静下来。
同样的情景,高情商的人会这么说:
“我也懂!老板有时真的随心所欲地布置工作量!不过我告诉你一招超好用的……”
“天啊你真的不容易,如果是我估计已经气死了!下次你再遇到可以这样那样……”
对方会瞬间感到被认同,在你这里让他觉得舒服和放松,后面给的真心建议,也会更听得进去。
不过,在好朋友和另一半吵架时千万别顺着一起吐槽,你懂的。
3.做事时,多想着对方,而不是图自己方便。
我曾收到来自朋友的一条微信:
“黛西,我今天真的tnl,zqsg地追xox,但他被曝tla了,rnb,u1s1果然粉丝nbcs,drl我要退圈。”
那一刻,我以为手机乱码了。
问了身边同事,才知道他在用最近流行的首字母缩写。
“黛西,我今天真的太难了,真情实感地追小偶像,但他被曝谈恋爱了,真牛逼,有一说一果然粉丝nobody cares(没人关心),打扰了我要退圈。”
于是最后我回了她:
“我还以为我手机乱码了,但我zqsg地觉得你是个sb的girl,你之前还说你绝不退圈。”
“我还以为我手机乱码了,但我真情实感地觉得你是个善变的女孩,你之前还说你绝不退圈。“
当然,这只是一件生活小事,但很多时候,我们确实会忽视到自己的一些做事习惯,给别人带来了更多的麻烦,而我身边高情商的人,从细节都能看出他们总是在为对方考虑。
借别人充电宝,还回来一定是满电的; 能打字说清楚的事,绝不进行语音轰炸; 进公司群时,主动把群昵称改为姓名。
做事始终从别人的角度出发,不给别人添麻烦,而是多给对方提供便利。
而多赞美对方,也是心里装着对方的表现。比如,在知乎看到有启发的回答,大方点个赞。
4.不参与争论非利益相关的事。
我大学的两个舍友,曾因一部烂片的剧情吵了起来,最后一星期都没说话。
当时的争吵现在看来十分幼稚,片子的剧情到底怎样,其实对她们没什么影响,但却导致关系尴尬了很久。
人各有异,没有人的三观会完全一致。有观点,就有争论性,但争论是性价比极低的事情。
特别是生活中大多针锋相对、互相驳斥的问题,都是和自身利益无关的。
比如那个明星是不是渣男,这个综艺好不好看,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为这种事情而争得面红耳赤,实在是得不偿失。
大多时候争论的结果,是既没改变对方的想法,又弄得彼此的关系十分尴尬,还可能把自己变成活体ETC。比如网上有许多键盘侠、杠精,如果跟他们争论,就是自己往傻逼的阵营里跳。
有争论时多想一想,争赢了有没有什么实质收益,没有就立刻停下,节省时间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如读书、健身、提升自我。
而持续性阅读,是提升一个人眼界格局的最好方式。通过大量阅读,你会发现和见识、层次不一样的人争论,是对生命的一种变向消耗。
黛西每天都会坚持阅读,在知识面不断延伸的同时,情商咻咻提升,做事也变得事半功倍,成了身边人公认的”高情商女神“,如果你也想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黛西巫巫」,我从我的私人书库里挑了200本真心值得跪读的好书,和一份高效阅读方法一起分享给你~
5.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把自己当「傻子」,而不是把别人当「傻子」。
前段时间很火的张文宏医生,记者问他的问题涉及到了专业医学知识时,他是这么回答的:
“我跟你讲你一定是听不懂的,因为你读的书和我读的书不一样。我说的话每一个汉字你都能听明白,但是你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他没有直接地跟记者说“你不是学医的,跟你说了也不懂!”反而是说我们读的书不一样,专长的领域不一样,所以你听不懂。
我生活中高情商的朋友,谈到自己擅长或者感兴趣的事时,都不把别人当门外汉,而是把自己当新手小白。
画插画的朋友和我谈起她的工作,总是会贴心地说清楚专业知识:
“数位板是画画用的,有压感,压感数越大,触控越灵敏,线条的感觉也越细腻。”
“倾斜压感就是下笔的倾斜度不同,产生额外的压感变化,能更好还原纸绘的效果。”
而不是上来就“我那块板压感不够。”
两种表达方式一对比就能感觉到差距了,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假设自己啥都不会,专业术语都解释清楚。既避免别人不知道却不敢开口问,也不用别人的不懂来彰显自己。
把自己的擅长和热爱,尽量用别人听得懂的方式诉说,能让别人舒心,也能收获更多认同。
6.用「让别人舒服」的方式,拜托别人。
我有个朋友,每次要同事帮忙拿快递或者送东西的时候,都会发个小红包。红包数额不大,但却让人心里感到非常舒服。
同事之间经常会请吃饭,一个饭局150+立马就没了。但请吃饭只是一顿平常的社交往来,不会让人觉得印象有多深刻。因为这150+花在了对方看不到的地方。
把150+变成好几份,逢年过节或者麻烦别人时发个红包,实际的数字和红包到手的刺激,会迅速让对方对你好感飙升。
比起一次性消费的大餐,通过发红包、带点小礼物的赠予去拜托别人,能用最低的成本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7.能直截了当的说话时,不兜五环路。
约饭局,喜欢宅家的可以说我喜欢在家里躺着,你们去吧。
这回我吃不了辣,下次我身体不舒服,每回都编个理由推脱,弄得别人每次都会想:“是我定的餐厅不合口味,还是他就是不喜欢跟我一起吃饭?”
上级对下级说话,也最好避免文字的潜规则,不然容易说着说着变了味道。
我有个朋友是团队老大,有一天早上醒来,外面下暴雨。他想让大家居家办公,于是说了一句“不如今天我们在家办公吧。”
他随手打的一句话,却让底下的员工陷入了无限的纠结,老大的意思是什么呢,到底是让我们线上办公,还是暗暗提醒我们今天别迟到了。
最后下属回了一句“老大放心,我会提前十分钟出门准时到的。”
同样说法委婉的还有,老板的一句“要不明天交那份报告”;甲方的一句“这么弄也可以吧”。明明就是那个意思,却让接收方猜得好辛苦。
直接干脆的一句“今天在家办公”“明天交那份报告”“就这样弄”,省了多少对方忐忑的揣测。
委婉要分情况,该直截了当时,绝不兜圈。
比如现在,如果你觉得黛西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可以给黛西点个赞吗?你学到了提高情商的技巧,黛西也会因你的点赞开心一整天,还会创作更多高质量干货来回报你~
8.拥有「迅速变通」的能力。
黛西在以前公司时,有一次,一群同事正在吐槽老板,吐槽得正嗨,老板回来了。
面朝着门的方向的同事小B最先看到老板,他用平静的语气说了一句“the boss is coming。”在座的同事马上心领神会,老板因为听不懂英文,也没注意到有啥问题,最终大家逃过一劫。
黛西回想起小B的“神操作”,都觉得实在是太机智了。一般人这种情况,肯定就“哎哎,嘘”,虽然能让大家停下,但老板肯定会感到不对劲,用英文避免了提醒得太明目张胆。(不过这个神操作也需要配合,万一遇上听不懂英文的猪队友,大家都停了他还巴拉巴拉不停,就很尴尬了。)
拥有迅速变通的能力,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会让你更好地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掌握多一门语言,就多了一种秘密交流的方式。黛西在大学就明白了英语的重要性,通过不停尝试实践,最终归纳出了一套超实用的英语学习方法,最终顺利通过四六级,也成功从英语小白逆袭。
如果你想学好英语却总学不好,单词背了忘、忘了背,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黛西巫巫」,我把这套简单又实用的英语学习秘籍,还有一份超好用的单词速记方法分享给你~
9.能自然运用缓和的表达,去替代反问。
反问句天生自带噎人奇效,不仅给人带刺的感觉,还难以让人心平气和地接下去,让对话终止。
和朋友讨论问题,“那你为什么不百度?”
爸妈问你手机的操作,“不是教了你好多遍了,你怎么又忘了?”
同事之间核对工作进度,“你那份文档干嘛不改?”
其实原本没有指责对方的意思,但用反问句时,对方就会觉得被呛到了,甚至引发一场无谓的争吵。把刺人的反问句换成祈使句,或者真诚的疑问句,效果就会好很多。
“你可以百度一下。”
“这个我之前讲过好多遍,是记不起来了吗?”
“那份文档今天改完可以吗?”
与人沟通时,少用让人厌烦的反问,多用缓和的句式,同样的意思,换一个句式,双方沟通的效果会截然不同。
10.美圈儿心动快恋小编觉得,自己尴尬时用幽默化解,别人尴尬时主动缓解。
有一天早上,同事们聊起了最近流行的“破洞牛仔裤配渔网袜”风格,纷纷吐槽难以理解,就在他们说得最嗨的时候,平时打扮很潮流的小A穿着这个风格进来了。
正在聊天的同事面面相觑,结果小A自己来了一句:
“哎呀我应该早点听你们聊这个的,就不会跳进时尚盆地里了。”
还是小A,有阵子某衣库的联名款t恤有阵子很火,公司一男一女穿了同款。本来也没啥,但男生的女友下午来公司找他,也穿着同款。她一进来,气氛就有点微妙了。小A马上来了一句:
“嫂子你也帮我们公司试工装呀,老板偏心啊,竟然不让我先试。”
短短一句话缓解了尴尬,场面从冰点开始回温,大家还笑了起来。
高情商的人在自己尴尬时,能用自嘲的方式调侃自己,也能在别人尴尬时,给个台阶给对方下。
11.对最熟悉的人,保持最大的耐心。
这是高情商仅停留在「行为」,还是升华成「品质」的分水岭。
说到高情商、为人处世,往往都在讨论怎么对待朋友、怎么和同事相处,甚至是对陌生人的善意,却忽略了我们最熟悉、最亲密的人,比如父母、爱人。
往往我们越忽略的地方,就越能照出真相的镜子。
刚入职的新同事来请教,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连电脑粘贴的快捷键是“ctrl+v”都手把手教。但爸妈问个微信的操作,马上觉得烦死了,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老是忘记怎么弄。
和刚结交的朋友一起,会努力找话题熟络起来。爸妈打电话来关心,接起来就觉得烦躁,“嗯嗯啊,就那样,还可以”,有一搭没一搭地回复,全程想着挂电话。其实根本没事要忙,却说了好几句“行了妈,不聊了,我还有事。”
跟好朋友起争执时,再委屈都还是忍下来,事后还主动和朋友道歉。和父母爱人吵架时,却句句致命,总是说出最打击最让人崩溃的那些话。
真正的高情商,是用温柔包裹着耐心和尊重走近他人,哪怕是最熟悉的人,他们仍能轻声细语地对待。
12.不放任坏情绪,去伤害身边人。
人的生理习惯决定了,有情绪我们会立马表达。回想一下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
刚生完气,有个朋友聚会,坐下去就说“你们点吧,我今天不想吃”; 上班时心情不好,不想说话,就戴上耳机,面对同事的询问,有气无力爱理不理; 因为烂人烂事被气到了,爸妈一句询问,你回了一句“你们别管那么多”。
你以为的让我静静,在别人看来是生人勿近;你以为的沉默不语,在别人看来是一场静音谩骂;你以为的面无表情,在别人看来是在场各位都欠我五百万的黑脸。
虽本意不是想波及无关的人,但负面情绪随意表露出来时,就会导致周围的人被迫看脸色。
高情商的人更懂得坏情绪外溢的杀伤力,所以他们有情绪时会先自我平复,再开口。这样就不会让情绪表达变成无理宣泄,更不会波及到身边人。
13.记得别人的生日,是成本最低的惊喜。
高情商的人未必都会去记别人的生日,但能把别人生日记住的人,情商一定很高。
美圈儿心动快恋小编觉得,在手机设置一个提醒,到点了发一句“生日快乐”,再附上一段简短小祝福。不用多隆重的礼物,简单用心的祝福就让人很感动。生日被你惦记,对方会觉得你很温暖。
美圈儿心动快恋检索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